SA8000认证,究竟是什么呢?
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即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它规定了企业必须承担的对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对工作环境、员工健康与安全、员工培训、薪酬、工会权利等具体问题指定了最低要求,例如禁止雇佣童工和必须消除性别或种族歧视等。SA8000也有管理体系和持续改进的要求,有一套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的国际标准,但 SA8000只有一个国际统一认证机构:SAI(Social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即社会责任国际。
SA8000标准主要取自于国际劳工组织公约、世界人权宣言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它是随着发源于20世纪末期的西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而发展起来的。2001年12月SAI发布了第一个修订版:《SA8000:2001》。目前,要加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链,大都要通过SA8000认证或者该企业的根据SA8000进行的社会责任审核。
1998年以前,世界上通过SA8000认证的企业总共不过7家,如今已有6个国家共259家企业通过该认证,各国对SA8000认证已越来越重视。据悉,德国进口商协会已经制订了《社会行为准则》,规定德国进口商应经过SA8000协会授权,对其供应商(出口商)的社会行为进行审查。该准则有可能被法国和荷兰的进口商协会所采用。由于这三个国家是主要纺织品进口市场,进口份额约占欧盟的50%以上,该项要求将会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巨大压力。美国、法国、意大利等传统采购中国轻工业产品的贸易组织也正在讨论一项协议,要求将中国纺织服装、玩具、鞋类生产企业通过SA8000认证,作为选择供应商的依据。
广东一家鞋厂发生女工中毒事件,国外客户闻讯后全部撤单;广东有家企业没有达到当地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国外客户停单两个月,企业被责令整顿;重庆一家化工公司向一家跨国公司出口化工中间体产品,这家跨国公司先后两次派人进行社会责任审查。
这几家企业在处理这些事件中,均被国外客户问询是否通过SA8000认证。据介绍,我国出口到欧美国家的服装、玩具、鞋类等产品,都已遇到 SA8000的要求。1995年以来,我国先后共有约8000家企业被外企要求通过这一认证或被审查。专家提醒国内企业:不要让SA8000认证成为中国企业加入全球产业链的绊脚石。那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黎友焕处长认为,SA8000很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进入该国市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他说,目前国际上对 SA8000认证既有支持又有反对和质疑。但总体上看,SA8000的宗旨是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和人权,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代表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应该引起国内出口企业的高度重视。
是“绊脚石”还是“通行证”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42家企业通过了SA8000认证,但让人尴尬的是,这42家企业申请SA8000认证并不是自发的,而是由国外企业推动的。其中既有企业是否重视的问题,也有操作难度的问题。SA8000的标准主要是根据美国本土企业制定的,由于经济水平有差距,很多指标并不适用于广大发展中国家,仅仅最低工资一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有着天壤之别。因此,中国企业要想顺利通过目前的SA8000认证还不太容易,必须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据介绍,SA8000认证从申请到批复大概要一年时间,有效期为三年,这期间每隔半年还要复查一次。
如此严格的审查,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呢?业内人士分析,首先可减少国外客户对供应商的第二方审核,节省费用;其次,有利于塑造企业有社会责任感的形象,使消费者对企业及产品更加信赖;还能加强合作伙伴对本企业的信心,有利于发展长期合作。因此,SA8000决不是一块无法躲避的绊脚石,而是和大家熟知的国际质量认证ISO9000、环境认证ISO14000一样,是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