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9‧11时代,于商业上与港口兴起了一系列为反恐的运输安全计划,其中一项由美国海关推动,与进口商、物流业及制造厂商合作的「C-TPAT--海关-商贸反恐布联盟(Customs-Trade Partnership Against Terrorism)」。
什么是C-TPAT?
C-TPAT是美国国土安全部海关边境保护局(即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简称“CBP”)在9‧11事件发生后所倡议成立的自愿性计划,并于2002年4月16日正式实行。透过C-TPAT,CBP希望能与相关业界合作建立供应链安全管理系统,以确保供应链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输安全、安全讯息及货况的流通,从而阻止恐布份子的渗入。
参与这计划的成员将依据C-TPAT所订立的安全建议去强化其有关设施、人员、程序及付运方面的安全措施及管理,内容涵盖八大范围:程序安全 、信息处理 、实体安全 、存取监控、人员安全 、教育训练 、申报舱单程序和运输安全。此外,C-TPAT成员亦会要求其业务伙伴或协力厂商合作,一同巩固供应链的整体安全。
成为C-TPAT成员有甚么好处?
现时美国进口商、运载商、报关行、货物承揽/货运代理商/无船舶公共承运商、美国本地港口管理当局/码头经营商、墨西哥制造商及CBP直接邀请参加的一批亚洲及欧洲制造商均可申请成为C-TPAT成员。自2002年5月30日起至2004年中,已有超过6500家美国及外国企业申请成为C-TPAT成员(这代表了近四成的美国入口总值),当中4000家已通过CBP审核,获颁C-TPAT证书。
加入C-TPAT 的主要好处是可以加快处理货运。假以时日,当C-TPAT成员数目不断增加,非C-TPAT成员会发现他们的货运须要通过更多、更详细的审查核验,而所需的处理时间亦没有保证。
C-TPAT带来了甚么影响?
供货商面对更严谨的监察
首先,本地厂商/供货商作为美国进口商的商业伙伴,将会面对进口商更高的安全程序要求及更严谨的监察。 自2005年3月25日起,CBP已进一步收紧对其美国进口商成员的安全要求,其中包括规定进口商须订立书面和可核实的程序以挑选商业伙伴,包括制造商、产品供货商和卖家;进口商亦须具备文件证明整个供应链内的商业伙伴均达到C-TPAT的安全标准(或外国海关当局实施的同等供应链保安计划的标准)。
服务竞争区别因素
作为C-TPAT成员,不论是进口商或运载商等,都能藉此令它们的货物和服务在竞争对手中区别出来。对于非C-TPAT成员来说(例如外地制造厂商、货仓经营者等),也面临一定的市场压力而考虑邀请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查他们的保安程序、发出类似ISO 9000的证书,向外界显示他们已遵循相关的供应链安全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