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价值:从 SA8000认证体系到ISO26000体系
在黎友焕看来,目前的情况下,还不具备出台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由于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差异,要想在此问题上达成一致,基本上不太可能。
“SA8000只是一个国际化的标准,而不是一个国际标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推广办公室推广部主任韦燕霞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为获得国际采购商对其履行社会责任的认可,供应商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认证的追捧正如火如荼,而他们许多所进行的认证正是热极一时的SA8000认证。
许多企业认为,通过了SA8000认证就能获得国际采购商对他们履行社会责任的认可,就拥有了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通行证。然而,截至目前,国际上各种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层出不穷,估计已经超过400多个(含企业生产守则)。SA8000仅仅是其中的一个。
被夸大的SA8000认证
2003年,SA8000因为媒体的报道而吸引国内舆论的关注。而相关咨询和认证机构在介绍该标准之时,更是把其当作国际标准来进行宣传。这些机构往往都会告诉企业,只有通过SA8000才能获得国际采购商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上的认可。
“SA8000标准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旨在通过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最终达到公平而体面的工作条件。……SA8000标准是一个通用的标准,不仅用适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不仅适用于各类工商企业,也适合于公共机构;另外,SA8000标准还可以代替公司或行业制定社会责任守则。”
“SA8000有一套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的国际标准,但SA8000只有一个国际统一认证机构:SAI(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即社会责任国际。” 一家机构就如此介绍了SA8000。
而在国际贸易中,一些跨国采购商把SA8000认证与采购进行挂钩,更是直接造成了国内企业和许多政府人士误认为其是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壁垒。据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的粗略估计,浙江、福建、广东三省至少有两万家制造商表态要做SA8000的认证。
“实际上国内很多在进行SA8000认证的机构都是在非法经营。他们并没有国内认证监督机构就此标准所颁发的认证许可。并且,国内认证监督机构也从未正式承认过该标准。”广东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会长黎友焕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他表示,这些机构的违规操作实际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广起到了反面的作用,而使其推广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商业行为。
在从事企业社会责任咨询的贾影看来,专门从事企业社会责任认证实际上是一个短期行为,“我们绝不做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证”。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是一个战略行为。
真正的国际标准:ISO26000?
在黎友焕看来,目前的情况下,还不具备出台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由于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差异,要想在此问题上达成一致,基本上不太可能。贾影也给予了同样的判断。
“由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如果把标准定得太高,那么很可能难以实施。如果把标准定得太低,那么就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贾影表示。
不过,这种判断可能会在2008年左右发生改变。“估计在不久的将来,涉及企业社会责任的ISO26000标准将会出台,而且,我国也有专家参与了该项标准的拟订工作。”北京商道纵横公司总经理郭沛源对记者透露。
据悉,2004年,ISO根据同年6月的瑞典斯德哥尔摩ISO社会责任标准研讨大会及随后的ISO/TMB会议的决议,成立了直属于ISO/TMB的“ISO社会责任工作组(ISO/TMB/WG SR),自此启动了ISO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26000)的制定进程。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基础所高级工程师陈元桥自瑞典ISO社会责任大会起到目前为止,一直作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推荐的中国专家积极参与了ISO所有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化技术活动和ISO26000的制定工作。
自从ISO开始着手制订社会责任方面的标准以来,关于ISO是否应该制订社会责任标准及应该制订什么样的标准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比如标准的写法看似简单,却成为争论最激烈的焦点之一,主要原因为如写成管理体系类标准,则标准出台后,很可能被其他组织或机构用于认证。
ISO虽决定该标准不适用于认证,但一些ISO官员也承认,别的组织用该标准去认证也无法限制。一些非政府组织及部分利益集团,坚持该标准应按照管理体系的标准来编制,实际是要为将来开展认证埋下伏笔,而企业界、部分国家政府和多数发展中国家专家则坚持该标准不应是管理体系类的标准。
在2005年9月的曼谷会议上,ISO再次明确:ISO26000是不用于第三方认证、不用于商业合同目的、非管理体系的、适用于所有社会组织的指导性文件(导则)。
在该次会议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该标准所体现的利益进行了激励的争锋。发展中国家就明确反对将贸易与ISO26000标准挂钩,反对在国际贸易中利用社会责任作为贸易壁垒。
而在国际贸易中,采购商及相关利益团体把采购与社会责任挂钩已经成为常态。在中国相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调研中,就发现,同一个生产企业由于面对不同的跨国采购商所采取的不同社会责任规则和口径,他们往往要花巨大的成本来应对不同的验厂和考察。
到目前为止,ISO社会责任工作组已召开了四次全会,ISO26000已完成了第二草案稿的起草工作阶段,正进入第三草案稿的形成阶段。按照预定计划,如果一切顺利的话,ISO26000将于2008年完成FDIS稿的表决,以至最终出版。
CSC9000T:中国首个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推广委员会制定的CSC9000T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与ISO26000一样,并未把其设定为一个强制性的认证标准。“我们的CSC9000T是一个执行体系,而不是强制执行的,是需要企业来自觉执行的。”韦燕霞对记者表示。
2005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推出中国第一个标准化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2006年,该协会在10家企业开展了CSC9000T试点工作,并与有关国际组织开展了社会责任项目国际合作。
2007年,该协会进一步推出和开展了CSC9000T“10 100 1000”项目,即在十个左右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内选择百家骨干企业建立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对上千家中小纺织服装企业进行社会责任培训,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各产业集群、骨干企业及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培养1500名左右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人员,整个推广活动简称“10 100 1000”项目。
该项目旨在帮助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提升社会责任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自律树立企业、行业良好形象;营造公平贸易环境,构建负责任的供应链;通过项目实施以点带面,促进社会责任建设,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已经有9家纺织企业成为该项标准的执行企业,超过50家纺织企业已经完成初始评估。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有120家企业走完初始评估的程序。
一家成为该标准的执行企业在今年接受了一个国际企业的验厂。该国际企业表示,这套体系完全能符合他们对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