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社会责任其实并不存在
首先声明,本文的目的只是想厘清当前社会一个十分流行却又比较模糊的概念,并不反对任何企业依据自己对社会责任的理解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但反对任何团体和个人高举社会责任的大棒来威逼和恐吓企业做他们并不十分情愿做的事情。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近两年来十分流行的话题。政府倡导,媒体热炒,民众企盼,企业本身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挟裹其中,但是,在全社会一片热气腾腾的议论之中,在企业家登台慷慨激昂之时,有多少人真的是发自肺腑的由衷之词?又有多少人清楚自己的企业到底要承担多少社会责任才算完美?
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企业本来是十分讲究社会责任的。那时单位不仅对自己的职工生老病死负责,并且父母到了退休年龄子女可以顶替,家属的医药费可与职工本人一样报销,企业都有自己的医院、学校等服务机构。及至中国推行市场经济以后,许多人才明白企业的使命是要盈利,而履行上述责任却会给企业带来亏损,于是,力不从心之余就把原来引以为豪的社会责任一古脑地还给了社会。那时,社会基本都统一了认识,认为企业办社会得不偿失,回归政府办社会和企业办企业才是正本清源。
对此次大地震中的遇难者名字的梳理与铭刻,同样是在补写历史…
汶川大地震网上纪念馆
[每个遇难者都有名字][感动之外的灾难]
[儿童节,成人的反省日][5・12遇难者名单]
悲情汶川 举国志哀
[孩子,你是最勇敢的][寻人总动员(9万)]
博客:[奥巴马实现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吗]
热点:[爱国也要讲风度 西方何时倾听中国]
不幸的是当这些企业经过市场的残酷竞争并取得了盈利之后,企业的实力也的确今非昔比,舆论和民众又一致要求他们承当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且这些要求铺天盖地来势汹汹。面对这些废而复举的要求,企业基本上是或唯唯喏喏或言不由衷,没有人敢声明他们不想履行民众所要求的社会责任,更不敢说他们在赚了钱之后并不愿意把昔日的包袱又重新捡回来!
当然,眼下的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与当初的企业办社会在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其本质并无二样,都是要求企业在赚钱之余还要去做社会需要的其他事情。
什么是责任?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责任就是应做的份内事以及没做好份内事而应当承担的过失。据此,我们可以看一下,一个人活在世上有哪几类责任:一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比如生儿育女就应当承担抚养义务;二是拿了报酬的事,比如拿了工资就要在单位把本职工作做好;三是法律强制的事,比如到了年龄就要依法服兵役。除了以上三类责任,看不出人还有什么其他具体责任。如果一个人宣称他活在世上是对毫不相干的人和事负责,或者宣称他愿意对印尼的海啸和美国的龙卷风负责,不知道有没有人会相信他?
依据上面三条,企业家又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呢(本人将企业与企业家的责任当作同一概念来阐述,因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通过企业家个人来决策和履行的)?首先,企业家创办企业是自愿的行为,所以他应当努力地为自己和股东们赚钱;其次,他拿了企业的工资和取得了相应的权力,所以他要遵守股东们给他的约法三章;三是他办企业必须在法律法规以内办事,比如说依法纳税和保护环境等。
但是,在责任前面加上了社会两字,情况就变得有些复杂,从流行的含义来看,已经超出了上述三条,它要求企业家在更大的范围对更多的人和事来承担责任,而且往往是在并非情愿、也无报酬、同时也不是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比如要求对员工负责而不得自主辞退,对供应商负责而不得一味压价,对消费者负责而不得依据需求提价,对所在地的政府负责而提前交税和安排更多的就业人员。当前最普遍的要求是要对天下穷人慷慨解囊,对地震灾民乐善好施。
但是,上述利益往往是矛盾的,对供应商加价未必能够对消费者降价,对员工多发福利未必能够对穷人多发衣食。如果一切责任都被企业家主次不分同等对待,那这些责任都不能再称其为责任;如果在众多的责任冲突中,其他的次责任要从属于某一主责任,那么也只有这个主责任才能称为责任。企业家应当以什么责任作为自己的主责任呢?他们早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把企业做好为股东赚钱或者说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是企业最主要的责任,但是大部分企业家并不敢把这个责任光明正大地公诸于众,因为他们自己也不能肯定赚钱对这个社会是否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还需要说明的是,依据前面三条,官员们的责任正好与社会责任相重叠。他们是拿了纳税人的钱,就应当做好本职工作,而他们的本职工作恰恰就是要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服务。所以说,要官员们承担社会责任比要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更加水到渠成,可是媒体对此偏偏一言不发。
企业家只顾赚钱是不是属于见利忘义?其实,只要是平等自愿(不妨碍第三人)的交易,总能促进双方财富的增长,也就是说企业在赚钱的同时也使和它交易的人的财富一同增加!我们重温一个老套的例子来更加透彻地明白这个经济学基本原理。假使你有两把斧头,他有两筐蔬菜,对你而言有一把斧头足可以够你砍柴伐木,剩余的一把只是多余的物质;对他而言两筐蔬菜三天之内肯定吃不完,多余的一筐留着也会烂掉,同样是多余的物质。于是,你们自发交换,结果双方得利,你失去了一把多余的斧头,却得到了可供享用的蔬菜;他失去了一筐即将烂掉的蔬菜,却得到了马上就可派上用场的斧头。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由于专业分工所生产出来的各类产品,通过频繁的交换就会被转移到更需要的人手里,本来是多余的物质结果变成他人需要的财富。一句话,交换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