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海外的种种利好消息,终于让中国的张老板放下悬了数月的心。
他是深圳一家民营玩具公司的当家人,此前欧美召回中国商品事件,几乎让其决定重新调整今年圣诞市场的出口计划。他的担心不无道理:广州海关的统计数据表明,9月份,广东玩具出口步伐明显放缓,为进入下半年以来当地玩具出口增幅最小的月份,而环比更呈现负增长,出口额比上月同期减少近600万美元。
“当时,形势真的相当不乐观。但现在用不着了,我发现,中国的商品还是很有市场的。”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张老板的手中也没停过――他一边忙着给一批圣诞玩具装箱,一边填写着产品质量检查表。
正是欧美顾客发出的订单给了张老板信心。“我不否认,之前的召回事件对国内整个玩具行业都有些影响,不过,我们公司拿到的圣诞节订单还是和往年差不多,并没有减少多少。”
海外的相关报道也证实他所言是真――据美国纽约媒体报道,从10月中旬起,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就对今年的圣诞玩具开始了促销活动,而且和往年一样,填满柜台的玩具基本都标着“MADEINCHINA(中国制造)”。而此前,不仅在当地,甚至整个美国,都流传着诸多关于今年圣诞节玩具的流言,其中之一便是,因为召回危机,今年极可能会闹玩具荒。
该报道在文末写道:“目前丝毫看不到有任何玩具荒的迹象。现实将之前的种种流言彻底击碎,所有的事实都表明,今年的欧美圣诞玩具市场仍将是‘中国制造’的天下。”
最让张老板高兴的,就是最后一句。“我看的是国内的转载报道,激动得我给全体员工念了一遍。”
看到这则消息的,还有他的诸多同行。于是,和张老板一样,在今年的11月,中国玩具商们依旧“享受”着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
美国货架仍是“中国制造”的天下
事实上,早在万圣节,利好迹象就有所显露。
万圣节的玩具销售状况,一直被业界视作圣诞节玩具市场的风向标,因此,颇多玩具商也将前者当作大战前的热身。之前有美国媒体透露,今年其玩具销售将按照“美国制造”、“中国制造”、“印度制造”等分柜销售,因此,国内一些驻外记者特意前往几家当地玩具店,仔细观察了一下店里的货架摆设。
结果一路暗访下来,记者发现,大部分的美国商家都没有特别标明玩具的产地,只有一家将中国制造的玩具和美国制造的分开销售,“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这家分开销售的店里,‘中国制造’几乎填满了整个店面,而‘美国制造’却只有区区十几件”。
即便是在大的零售超市,譬如沃尔玛,探访的记者也并未发现什么异于往年的情况。这位记者在报道中声称,其在纽约的一家沃尔玛看到,顾客们对今年的玩具并未表现出“特别的挑剔”,“在玩具区里选购的家长和孩子们都显得很高兴,挑得也非常尽兴,看不出和往年有什么区别”。他还表示,在询问卖场销售人员今年的销售状况后,其得到的回答也几乎都是“还可以”。
实际上,美国本土也并不看好“圣诞节市场‘中国制造’玩具缺阵”的预言。一家美国报纸近日撰文称,尽管美国最近发生一些召回玩具事件,但是,“要发誓过一个不买‘中国制造’的玩具的圣诞节还是不容易的”。
其客观地指出,这是因为在美国出售的玩具中,80%是中国制造的,美国制造的只有10%。“而且,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大多数被召回的玩具是设计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错不在中国或其它国家。”
该报道甚至毫不隐讳地表示,即使是美国产的玩具,也不一定就比外国制造的玩具安全,因此,“回避中国玩具不值得”。渐晴的欧洲市场甚至出口形势一度最为严峻的欧盟市场,也传来了令张老板和他的中国同行们高兴的好消息。
据海外媒体报道,《国际先驱导报》的一位记者近日在布鲁塞尔一家玩具店里,就“中国玩具是否有问题”随机采访了一位家庭妇女、一位中年男士和一位非洲移民,结果三个人的回答非常相似。在他们看来,中国产品和当地产品没有什么不同。
而此前两个月的广州海关数据显示,因“REACH”法规实施和“质量门事件”,广东9月份对欧盟出口玩具1.8亿美元,仅增长2.7%%,比1―8月增幅减少37.6个百分点。不想一个多月后,欧洲媒体却传达出一个令中国厂商振奋的信息――其采访发现,欧洲消费者对圣诞节选择中国玩具“没感觉有什么不好”,大部分被采访对象给出的回答是,“会谨慎选择,但不会刻意回避中国玩具”。
但报道同时指出,在不少欧洲消费者的印象中,“中国制造”的玩具质量不一,会因购买场所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在廉价品店购买的玩具,肯定不如在大型专卖店里买的有质量保证。因此,如果要给孩子挑选圣诞节礼物,绝大多数欧洲消费者会选择在信得过的地方购买。
事实上,以下这些信息,也许更应该引起张老板和他的中国同行们的注意――由于欧洲地域广大,因此,“中国制造”当前在不同国家的状况也有所不同。据《国际先驱导报》驻德、英记者发表的文章,现在的德国人确实对“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比较关注,但所幸的是,“质量风波并没有波及玩具”;而在英国,家长们首先关注的已经不再是价格,而是玩具的功能和技术含量。据称,只要是设计出色的玩具,在英国就不用发愁销路。